融資融券:一般而言,融資及融券使用率代表著散戶動向,融資使用率高代表許多散戶有看多的傾向;而融券使用率高則為散戶看空傾向的人多。由於資訊的傳遞需耗費時間,因此散戶得到的資訊常常是落後於公司派及法人,在此狀況下,融資融券使用率高代表著訊息已傳遞到末端,為股價反轉的開始。
在另一方面,由於散戶成交量佔市場9成之多,因此股價要漲須要有散戶具追價意願。當融資使用率高時,代表著欲追價的散戶多已進場,後勢將有力道缺乏的可能;並且當股價下跌時,這些融資使用者將可能被迫賣出而產生賣壓。反之,當融券使用高時,則後勢軋空上漲的力道可能有助漲勢。
外資:三大法人中的外資是屬於於較長期的投資者。由於外資多具有全球性的資訊研究機構,因此在趨勢上會較一般人判斷更為準確;並且外資具有資金雄厚足以形成風潮,因此在資訊的優勢以及資金優勢且具長期投資特點下,外資的買賣標的通常為長期的潛力股。因此在資訊取得不如外資的情況下,參考外資的買賣標的亦為重要的投資選股方式。
自營商:三大法人之自營商在資訊取得上亦較一般人領先。因此在無法與自營商同樣快速的取得訊息下,可以利用自營商的個股進出標的來作為選股上的參考。不過一般說來,自營商的操作常會比較有快速短線進出的特性,因此在參考上須注意。
投信:三大法人的投信亦是屬於較長線的投資者,並且亦具有資訊領先及資金雄厚上的優勢。因此可以找尋投信的買賣超的個股作為投資的標的。不過,由於投信具有最低持股限制,不得零持股的規定,且投信的操作評比是以擊敗大盤為目標,因此在下跌走勢時,投信的選股會以抗跌性為考量,則此時零持股將可能較投信持股具更佳報酬,這點在應用上須注意。
集保庫存:所謂集保庫存是指個股的股票存於集中保管公司之庫存資料。在以往,多半僅有大股東會將股票存於集保,因此檢視集保庫存的增減,可以觀察大股東的持股變化,並藉此了解公司內部人對公司的看法。不過近年來大多數人均也開了集保帳戶,因此已較無法由集保庫存看出大股東的持股變化。不過,若當大股東將股東拿去設定質押借款時,就可由集保庫存的變化看出來。因此藉集保庫存的變化,可推測大股東有資金需求,此時可能是利用股票質押的資金加碼公司股票;但也可能是大股東出現財務壓力。
董監持股比例:觀察董監持股變化,可由內部人的持股變動來判斷內部人對公司的看法。另一方面則是籌碼面的因素,證期會為了防止公司派掏空公司的機會,規定在董監事持股必須達到一定成數,依發行公司股本大小不同,董事合計持股不得低於公司股本的7.5%至15%,監察人合計持股則不得低於0.5%至1%。因此當董監事持股比例不足時,預期將必須至市場買回股票而使得股價有上漲動力。而公司的董監事為三年改選一次,因此如果遇到該年將改選董監事,若董監事持股不足,將可能使市場派趁機入主公司,在這個情況下,個股都存在有潛在買盤,將使股價上漲。若因董監持股不足而發生經營權爭奪戰時,股價將可能有巨大漲幅。因此檢視董監持股低的個股,將可能存在潛在買盤。
文來自:網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