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LED原理與結構
SMOLED/Polymer OLED的發光原理類似
發光二極體,同樣是利用材料的特性, 將電子傳輸層(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, ETL )、電洞傳輸層( Hole Transport Layer, HTL )和發光材料層( Emitting Material Layer, EML )結合,而將電子激發的形式降回基態,將多餘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釋出,因而達到不同波長的發光元件的產生。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技術依其所使用的有機薄膜材料的不同,大致可分為二類,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體被稱為SMOLED,高分子發光二極體則被稱為Polymer OLED。
其OLED與LCD基本結構比較如下:


OLED與LCD結構比較



OLED 之優點
省電
超薄厚度 : Total 1.65mm (含偏光板)
重量輕
視角寬 : > 160 度 , 無視角限制
反應時間快 : By μ second
高對比 : 100:1
高輝度效率
高亮度 : .> 100 CD/m2 (不含偏光板)
多色及彩色(RGB)元件皆可製作
使用溫度範圍廣 : -30 ℃ ~ 80 ℃



 

LED發光原理:發光二極體(Light Emitting Diode, LED)是利用二極體內,電子與電洞結合過程中能量轉換產生光的輸出。LED特性:冷性發光不產生熱,元件壽命長(十萬小時以上)、反應速度很快、體積小、適合量產,具高可靠度。其製作材料通常為砷、磷、鎵等Ⅲ-Ⅴ族元素,過程包括上游的晶圓製作、磊晶成長(epitaxy),中游的擴散製程(diffusion)、金屬蒸鍍、晶粒製作,以及下游的產品封裝及應用市場等。(如表一)在上游的生產流程順序為:原料(Ga、As、P等)→單晶棒(GaAs、GaP等材料)→單晶片(wafer)→在單晶片上成長多層的磊晶→磊晶片,上游製程的成品包括單晶片及磊晶片;中游的晶粒製作則包括磊晶片擴散作業→製作金屬電極→金屬蒸鍍→光罩蝕刻→熱處理→晶粒切割,中游製程的成品是晶粒;下游的封裝產品若依封裝方式來分,則可分為燈泡型(Lamp)、SMD型、數字/字元顯示型、點矩陣型、集束型等。目前Lamp所佔的比重仍是最高,但是SMD LED因符合產品小型化趨勢成長率最高。

  在相關技術方面,早期的磊晶生程技術雖然穩定,但在速度、產量及藍綠光方面卻有所不足,所以LPE、VPE較常使用在傳統LED上,至於新一代的MOCVD則已成為高亮度、藍綠光方面LED的主流技術。

全球及台灣LED市場概況:
  LED可分為可見光(450~780nm)與不可見光,在可見光部分傳統亮度產品已是成熟型產品,產量雖大,不過由於價格低產值不大,年複合成長率也只有10%;至於高亮度LED是目前的主流產品,主要應用在大型看板、交通號誌、背光源、汽車第三煞車燈,較成熟的AlGaInP(紅、橙、黃光)應用廣泛,專利問題不大,故量產下價格已與傳統亮度接近,使應用的領域擴大。不過現階段最熱門的屬GaInN (藍、綠光)產品,在今年藍色被光源手機風潮下需求強勁,加上專利問題有所突破更使台灣國聯、晶電的產能應接不暇。至於GaInN+螢光粉(白光)主要應用於照明上,由於藍光的突破全球大廠紛紛投入白光照明的研發,加上近期全彩手機風行,使白光背光源炙手可熱,未來技術若有進展,將逐步取代一般照明市場擁有龐大的商機。

來自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10506160481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有點藍 的頭像
    有點藍

    瘋狂憂鬱香菇's 角頭

    有點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